(去年八月父親節的食記,只有食物照片,有點忘了當時味道請見諒,上原己是超知名老店,)

寫店啊,我不講歷史,不講太多故事。

你知道為什麼嗎?

因為你聽到的,眼裡看到的,甚至連嘴裡吃到的,都不一定是真實。

-

很多店家的故事都可能是假的,尤其是那種親戚之間的配方啊、招牌啊、商標啊,看到最後通常是霧裡看花花非花。

你相信了任何一方,就會有另外一方變成壞人,但搞不好他才是好人。

要是紅了之後,那故事就會編的更光怪陸離。

-

為什麼有一些人會受到冤獄?到最後才真相大白?

假如那個被冤枉的人他自己放棄了呢?

假如都沒有律師相信他而幫他主持公道持續訴訟數年呢?

那世上也就是多了一條冤魂,多了一具白骨。

-

囉嗦廢話了這麼久,要寫一篇文,重點就是要真實,真實才能得到人心,若把難吃的寫成超好吃害人踩雷,我想我們的祖先在天上一定會看的心酸酸。

這家在怡平路上的上原,己經是聞名己久的老店,許多店家的老闆原先都是這裡的廚師,學成後出來開店。

剛開的時候是以創意日料為主,也可以說是和風洋食吧,就是用西餐的擺盤取代傳統日料的擺盤,但又沒那麼細工。

去年的八月父親節,想說帶父母來這兒吃看看,不然每次都去伊都,一送出菜單不到三分鐘菜就全部上來,然後就拚命吃,一種用吃肉燥飯的速度在吃日本料理的概念,正常來講是慢慢出才對。

那天故意早一點來,坐在很邊邊角角的位置,好像當天只賣八百元的套餐,有點小失望。

-

上來的小菜很快就吃完了,生魚片的鮮度不錯。

來個蒸蛋,冷的,很聰明,可以提高飽足感。

來個牛肉燒,很聰明,是剔除下來的牛小排筋膜,用壽喜醬汁去煮,再淋上一點胡麻醬,一點都不浪費。

來個炸魚,沒什麼感覺。

來個兩只白蝦,也沒什麼感覺,但我對其中的梅汁胡蘿蔔情有獨鍾,回去馬上買了一瓶麥芽糖和梅子自己煮一大鍋。

來兩顆壽司,一顆的染色柳葉魚卵花壽司,另一顆忘了,吃完覺得有點空虛。

最後是碗不小碗的魚湯,用當季的竹筍去煮,感覺還不錯,很有旬味的概念,也能增加飽足感,湯湯水水就是王道。

最後的甜點好像在海安路某家牛排店吃過一樣的味道,忘了是哪家品牌的果凍奶酪粉,記得是和一定比例的水煮滾後倒入模子放涼就可以了。

爸媽對我的選擇很不滿意,要我以後帶他們去伊都就好,唉,也只能這樣了。

只要爸媽能開心就好,不然我自己是喜歡這樣慢慢進食的感覺。

-

便當就是定食、便當就是套餐,便當有菜有飯有肉有湯有涼,便宜營養能吃飽,你怎能不愛它?

好不好吃雖然見人見智,但食材運用與調理方法,仍有一定的軌跡能夠量化並依循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CKY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